成语na

纳善如流

纳善如流
纳善如流的意思
纳善如流的拼音:nà shàn rú liú
纳善如流的注音:ㄋㄚˋ ㄕㄢˋ ㄖㄨˊ ㄌㄧㄡˊ
纳善如流的繁体字:納善如流
纳善如流的近义词:从善如流
纳善如流的组合结构:
纳善如流的详细解释:

【释义】

犹“从善如流”。见“从善如流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从善如流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从善如流”这句成语出自《左传・成公八年》。春秋时,列国林立且彼此征伐不断。根据《左传・成公六年》的记载,该年秋天,楚国率兵攻打郑国,当时和郑国订有盟约的晋国于是派兵前往援助,并且还乘机攻打临近的蔡国。楚军一听到消息之后,马上动员申、息二地的军队,准备援救蔡国。这时,晋军将领赵同、赵括向主帅栾书建议正面迎击,向楚国进军。正当栾书准备下令时,知庄子、范文子、韩献子三人却劝他说:“我们是来援救郑国的,郑国的危机解除,我们不但不退兵,还去攻打蔡国,已经是不义之战了,现在还触怒楚国,真打起来一定赢不了。就算赢了,也不是件光荣的事,反而自取其辱,不如退兵吧!”栾书听了觉得很有道理,因此决定撤军。这种能接受部属提出好意见的处事态度,在《左传・成公八年》就提到说,晋军得以屡获战功,多在于栾书能听从知庄子等三人的建议,另如能掳获沈国国君揖初也是一个明显的例子。因此对于栾书攻打沈国获胜的这件事,就有君子评论说:“从善如流,宜哉!”意思是说听从好的、正确的意见,是最适当的行为。典源又见《左传・昭公十三年》。“从善如流”的故事在此处则是表述楚国的公子比不得民心,也不像齐桓公那样重用人才,听从正确的意见,因此无法得到王位。后来,“从善如流”被用来比喻乐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。

【书证】

    01.《晋书・卷一一一・慕容暐载记》:“苻坚机明好断,纳善如流。王猛有王佐之才,锐于进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