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:pu 查看: 5
濮上:古地名。
靡靡之音。
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乐书》:“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,先闻此声者国削。”
用法:作宾语;指不好的音乐。
例子:请不要沉湎于这濮上之音
故事: 春秋末年,晋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。卫灵公带涓乐师前去祝贺,席间涓乐师把在濮水边听来的乐曲弹了一遍。晋国的旷乐师马上制止说是商末延乐师为纣王所作的濮上之音,听了会沉湎声色中。3年后,晋平公因贪色而亡。
相传春秋时,卫灵公到晋国访问,途中夜宿于濮水之上,半夜听到琴声,就命令乐师师涓记下。到晋国,见晋平公,就使师涓弹奏,师旷听到,手按琴弦说:“此亡国之音,为纣王乐师师延所作,当武王伐纣时,师延向东逃逸,至濮水,自投江水而死,所以凡听到此乐者,国家必定衰败。”见《史记・卷二十四・乐书・张守节・正义》。后以此比喻淫荡亡国之音。《三国志・卷二十五・魏书・高堂隆传》:“作靡靡之乐,安濮上之音。”亦作“桑间之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