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 qi

七上八下

栏目:qi 查看: 2

七上八下的意思,下面是七上八下的详情
  • 七上八下的拼音:  qī shàng bā xià
  • 七上八下的注音:  ㄑㄧ ㄕㄤˋ ㄅㄚ ㄒㄧㄚˋ
  • 七上八下的近义词:  心神不定,六神无主,如坐针毡,坐立不安,忐忑不安,惴惴不安
  • 七上八下反义词:  心安神泰,泰然自若,泰然处之,若无其事,心安理得
  • 七上八下的组合结构:  abcd 联合式
  • 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。

    出处宋・宗杲说《大慧普觉禅师语录》第21卷:“方寸里七上八下,如咬生铁橛,没滋味时,切莫退志。”

    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心里慌乱不安。

    例子他就感觉得七上八下,心里老不自在。(沙汀《烦恼》)

    正音“七”,读作“qī”,不能读作“qì”。

    辨析七上八下”与“忐忑不安”有别:“七上八下”只能形容心情;“忐忑不安”多用在书面语里。

    歇后语 1. 十五只吊桶打水 —— 七上八下
    2. 一口吃十五只耗子 —— 七上八下

    谜语 1. 7/8 (谜底:七上八下)
    2. 六九 (谜底:七上八下)
    3. 十五只吊桶打水 (谜底:七上八下)

    故事 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,毒死了武大郎,武松向官府告状,官府置之不理。武松决定请街坊邻居作证亲审潘金莲。吏员出身的胡正卿在应邀之列,武松不许他中途离开,胡正卿心里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的。武松审问完毕,亲手血刃了潘金莲。

    【释义】

    形容心情起伏不定、忐忑不安。※语或出《大慧普觉禅师语录・卷二一・示吕机宜》。

    或七之上,或八之下。形容普通而不出众。※语或出宋・赵令畤《侯鲭录》卷七。

    【典源】

    ※《大慧普觉禅师语录・卷二一・示吕机宜》

    心胸烦闷,回避无门,求生不得,求死不得。当恁么时,善恶路头相次绝也。觉得如此时,正好著力,只就这里看个话头:僧问赵州:“狗子还有佛性也无?”州云:“无。”看时不用博量,不用注解,不用要得分晓,不用向开口处承当,不用向举起处作道理,不用堕在空寂处,不用将心等悟,不用向宗师说处领略,不用掉在无事甲里。 但行住坐卧时时 ?」“无。”提撕得熟,口议心思不及,方寸里七上八下,如咬生铁橛,没滋味时,切莫退志。 得如此时,却是个好底消息。不见古德有言:“佛说一切法,为度一切心;我无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?”非但祖师门下如是,佛说一大藏教,尽是这般道理。

    注解

    [1]提撕:佛教徒对古则公案之参究。

    [2]狗子还有佛性也无:指赵州从谂禅师在接引学人时的公案。他对于这个公案,有两种答法,一说“有”,一说“无”。主要是适应问话者的根性而有不同的答案,期使提问的人不落于知见。

    ※宋・赵令畤《侯鲭录》卷七

    作中丞,言郑仲冯。一日, 逢之,曰:「小姪何过,致起 ?」钦之惭云:「也只 文字。」贡父 笑曰:“七上八下人才。”

    注解

    [1]傅钦之:傅尧俞(公元1024—1091),北宋郓州人,字钦之,傅立子。仁宗庆历二年进士。嘉祐末为监察御史。熙宁时言新法不便,忤王安石,除权盐铁副使,出为河北转运使,改知江宁府,徙知许州、河阳、徐州。哲宗嗣立,召除秘书少监兼侍讲,累迁吏部尚书兼侍读。元祐四年,拜中书侍郎。卒谥献简。

    [2]贡父:刘攽(公元1023—1089),北宋临江人,字贡父,号公非,刘敞弟。仁宗庆历六年进士。历州县官二十年,入为国子监直讲,迁馆阁校勘。神宗熙宁初同知太常礼院,以反对新法出知曹州。哲宗元祐中召拜中书舍人。博览群书,精于史学,助司马光修《资治通鉴》,专治汉史部分。

    [3]台章:台,对人尊称的敬辞。章,写文章。

    [4]三平二满:平平淡淡、过得去。此为自谦,指文章普普通通。

    [5]熟视:细看。

    【典故】

    “七上八下”的“上下”是指“忐忑”,“七、八”是形容它的纷乱不定。在汉语的词语结构中常以七、八嵌在名词、动词间,多表示“多”、“杂乱”之意,名词的如:“七嘴八舌”、“七手八脚”,动词的如:“七零八落”、“七拼八凑”。“七上八下”一语见于宋代《大慧普觉禅师语录・卷二一・示吕机宜》,意为忐忑不安。语录记载:有人问禅宗大师赵州“狗子还有佛性也无?”意思是说:禅宗主张佛在众生,那像狗这种畜牲到底有无佛性?赵州的回答并不一定,有时说“有”,有时说“无”。大慧普觉禅师就引这个例子来告诉有心向佛求证悟的人,要随时把这例子拿来参究,直向内心去求答案。有时会觉得内心纷乱难安,像嘴里咬到铁钉一般,毫无滋味,在此当头,千万别退却,因为这是即将体悟的时候。原来佛法缘于我们的心思,如果没有一切心思,哪需要佛法来度呢?心里纷乱难安,不就是体悟佛法的机缘吗?这里的“七上八下”就是形容心情起伏不定、忐忑不安的意思。 + “七上八下”也可以用在表示中等的意思,形容普通而不出众。这种用法也在宋代文献就可以看到。在赵令畤《侯鲭录》卷七提到一段故事:宋朝傅钦之在担任御史中丞的时候,曾经奏章评论刘攽(bīn)的姪子仲冯。有一天,刘攽遇见了傅钦之,就说:“我的姪子是不是犯了什么过错,以致于让您要奏章来评论呢?”傅钦之感到惭愧,回答说:“这篇奏章也只是普普通通的文字。”刘攽细看了之后,笑著说:“我姪子真的只是个普通人才啊!”原文中的“三平二满文字”和“七上八下人才”是对仗。“三平二满”也是宋代常用词语,例如宋・辛弃疾〈鹧鸪天・莫𣨼春光花下游〉词:“百年雨打风吹却,万事三平二满休。”也作“二平三满”。“三平二满”的意思也是普普通通,所以可以和“七上八下”相对。但是这种“七之上、八之下”的用法,后世罕见。

    【书证】

      01.《大慧普觉禅师语录・卷二一・示吕机宜》:“方寸里七上八下,如咬生铁橛,没滋味时,切莫退志。”(源)

      02.《朱子语类・卷一二一・朱子一八・训门人九》:“圣贤真可到,言话真不误人。今人被人引得七上八下,殊可笑。”

      03.《水浒传》第二六回:“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,暗暗地寻思道:『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,如何却只般相待,不许人动身?』”

      04.《红楼梦》第九一回:“薛蝌此时被宝蟾鬼混了一阵,心中七上八下,竟不知是如何是可。”

      05.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六回:“那老头此时心里已是七上八下,万绪千头,再加上女儿这几句话,不觉急得酒涌上来,把一张肉红脸,登时连耳朵带头颊,别了个漆紫。”

      06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八回:“只有那恽来在旁边听得呆了,自己也不知是欢喜的好,还是不欢喜的好。心里头好像有一件东西,在那里七上八下,自己也不知是何原故。”

      01.宋・赵令畤《侯鲭录》卷七:“钦之惭云:『也只三平二满文字。』贡父熟视笑曰:『七上八下人才。』”(源)

    【用法】

    语义形容心情起伏不定、忐忑不安。

    类别用在“惶惶不安”的表述上。

    例句

    我第一次上台报告时,心里七上八下,紧张得要命。

    每次搭飞机,我心里就七上八下的,希望一切平安。

    妈妈为了哥哥的婚事,心里头总是七上八下的,很不平静。

    远远看到她走过来,我的心里就开始七上八下的,不知该说什么好。

    想到要面对婆婆,她心里不由得七上八下起来,不知情况会是如何。

    到了相亲那一天,姊姊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,不知该如何是好。

    听到家乡发生大地震的消息,我心里直七上八下的,不知家里是否一切平安。

    an unsettled state of mind

    voller Unruhe sein(sehr beunruhigt)

    быть в смятении(разрозненный)

展开全文
上一组:弃旧图新
下一组:旗鼓相当
输入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