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贡 造句详情如下:
1、七十子之徒赐(子贡)最为饶益,原宪不厌糟糠,匿于穷巷,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诸侯,所至,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。
2、子贡倦于学,告仲尼曰:“愿有所息。”仲尼曰:“生无所息。”子贡曰:“然则赐息无所乎?”仲尼曰:“有焉耳,望其圹,皋如也,宰如也,坟如也,鬲如也,则知所息矣。孔子
3、A:“子贡路怎么走?”B:“*妈b,走到头”。
4、壮烈战死;子贡曾任鲁、卫两国之相,是政治家和卓越的军事谋略家、军事外交家;樊迟、有若、公良孺等也有很深的军事素养,故有“孔门出将才”之说。
5、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:“仲尼焉学?”子贡曰:“文武之道,未坠于地,在人,贤者,识其大者,不贤者,识其小者,莫不有文武之道焉。夫子焉不学,而亦何常师之有。”。
6、孔子不听,想用仁义礼教去感化盗跖,让颜回驾车,子贡作骖乘,前去会见盗跖。
7、子贡曰:“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。过也,人皆见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子贡
8、颜回为孔子驾车,子贡站在右边当侍卫,就这样师徒三人出发去见盗跖矣!
9、子贡曰:“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,何如?可谓仁乎?”子曰: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
10、子贡此诸语有似于颜子之叹羡:“虽欲从之,末由也已”。
11、子贡到楚国旅游,在返回晋国时,路过一个名叫汉阴的小镇。
12、比如,子贡问孔子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”怎么样,孔子说也不错,但是不如“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”。
13、江宜桦希望建立一个富而好礼的社会,他引述《论语》中孔子与子贡的对话;子贡说,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。
14、“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:‘夫子之门,何其杂也?’子贡曰:‘君子正身以俟,欲来者不距,欲去者不止。
15、子贡这样的瑚琏之器都理解不了,那么现在这些有点小聪明小伎俩的人,都是些破瓶子烂罐子,他们能懂什么呢?
16、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。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
17、子贡退出来,对冉有说,“老师不会帮助卫君。”。
18、子贡曰:必不得已而去之,于斯三者何先?曰:去兵。
19、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,利口巧辞,善于雄辩,且很有才干,办事通达,在孔子周游列国“陈蔡绝粮”的时候,是他走到楚国,让楚昭王派人来接孔子。
20、巴渝文化专家李永明介绍,按照司马迁的眼光,值得载诸史笔、名传千古的杰出企业家,不过寥寥七人:范蠡、子贡、白圭、猗顿、郭纵、乌氏倮、巴寡妇清。
21、子贡曰: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三者何先?曰:去兵。
22、宰我、子贡善为说辞,冉牛、闵子、颜渊善言德行。
23、子贡是“孔子最器重的学生”富可敌国、精明世故,颇懂得如何“学以致用”。
24、子贡说:“君子的过错如同日月蚀。他犯过错,人们都看得见;他改正过错,人们都仰望着他。”。
25、走到城西的时候,忽见数十个高冠博带之人当街站立,似是等候已久,正是颜回、子路、子贡等孔非子的七十二贤徒。
26、子贡还问孔子现在有一块美玉,是装在盒子里藏起来,还是“求善贾而沽诸”?孔子的回答是“沽之哉!沽之哉!我待贾者也”。
27、孔子曰:三伏自远方来,不亦怕乎?少吃冷饮冰棍,不亦健乎?收到祝愿而转发给朋友,不亦君子乎?子贡答曰:对哉,对哉!
28、子贡17岁那年游学鲁国,拜孔子为师,孔子曾将其比作“瑚琏之器”,说他可成大器。